徐經理18936085105
技術支持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19年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行動方案的通知
蘇府辦〔2019〕27號
各市、區人民政府,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2019年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蘇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2月13日
(此件公開發布)
2019年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推動我市垃圾分類工作高質量發展,按照中央、省、市有關要求,制定2019年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決策部署,不斷提高政治站位,系統謀劃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體系,逐步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不斷提升我市生活垃圾分類水平,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后力。
至2019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80%,基本建立餐廚垃圾、建筑(裝修)垃圾、園林綠化垃圾、農貿市場有機垃圾、大件垃圾、居民有害垃圾收運及處置體系。各市、區政府(管委會)要圍繞總體目標任務,制定具體行動方案和工作舉措,確保垃圾分類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有責任地實施。
二、主要任務
(一)強化組織領導機構,配實機構管理人員。
1.調整領導小組層級。將“蘇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調整為“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強化領導小組層級,強化組織領導,強化頂層設計,強化高位協調,強化城鄉統籌,強化高位監督。各市、區政府(管委會)要根據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的升級調整進行相應調整,建立高位統籌協調的領導機構,進一步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分工,加強協調配合。
2.配實垃圾分類專職人員。設立日常管理機構,充實專職工作人員,保證人員的穩定性、專業性和實戰能力。各市、區政府(管委會)配備專職工作人員3~5名,街道(鎮)配備專職工作人員不少于2名,社區(行政村)配備專職工作人員不少于1名,為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提供人力保障。
(二)制定地方性法規,完善相關配套制度。
3.完成《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立法工作。1月底前完成法律條文起草工作并報市司法局,5月份報市人大審核,6月份市人大組織一審、10月份組織二審,11月份報省人大批準。待省人大批準后實施。
4.完善相關的配套制度。依據《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修訂完善現有生活垃圾分類相關的規范文件和標準,形成配套管理制度,指導全市依法依規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法治化、規范化水平。
(三)拓展垃圾分類范圍,加強源頭分類管理。
5.拓展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工作。在鞏固現有居民小區分類成果的基礎上,年內居民小區分類覆蓋率達到80%(含街道、鎮)。加強垃圾分類收運工作,根據分類類別不同,建立“不同人員、不同車輛、不同要求、不同去向”的收運機制,杜絕混收混運。夯實街道(鎮)、社區、物業等基層組織(企業)的管理責任,推行垃圾分類入戶宣傳引導,提高居民群眾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和投放準確率。
6.推進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包括學校、醫院、科研、文化、出版、廣播電視等)、社團組織(包括協會、學會、聯合會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包括車站、機場、碼頭、體育場館、演出場館等)、相關企業(包括國有企業、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專業市場、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公共場所(包括主次干道、城市廣場、旅游景點、環行步道、露天活動場所等)開展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各市、區政府(管委會)要進一步調查摸底、分類指導、分類施策,著力進行查漏補缺、標準提升,確保分類質量和效果。要采取通報、處罰、追責等措施,倒逼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規范分類行為。年內各地都要形成3~5個典型案例,用于面上引導教育。
7.持續推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各市、區政府(管委會)要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堅持城鄉一體的發展思路,統籌農村垃圾分類工作。要加快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站布點和建設,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市場運營、信息管理、宣傳引導等手段,提高垃圾分類的效果,確保垃圾分類工作取得實效。截至2019年底,以行政村為單位的農村垃圾分類覆蓋率要達到80%。
8.集中力量推進垃圾分類片區建設。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責任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類別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全覆蓋”三個全覆蓋要求,在建成區范圍內,以街道(鎮)為單位,片區建設比例不少于80%;張家港市、昆山市、高新區開展全域垃圾分類推進工作。各地要落實各層級的主導責任,明確各行業的指導責任,強化各單位參與垃圾分類的主體責任,統籌協調垃圾分類處置工作。
(四)加快分流體系建設,著力提高終端處置能力。
9.加快生活垃圾焚燒能力建設。市區要加快七子山焚燒發電提標改造項目建設進度,年內要完成第一階段3×750噸/日的焚燒線投運,啟動第二階段3×750噸/日焚燒線建設;吳江區啟動焚燒廠二期項目建設;常熟市完成處理能力1800噸/日的焚燒廠建設,年內投入運營;張家港市年內啟動焚燒廠建設工作;昆山市、太倉市要加快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新建、擴建前期準備工作,力爭年底左右開工建設。
10.完善餐廚垃圾處置體系建設。按照“集中+分散”原則,推進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置能力建設。七子山餐廚廠實施技術改造和提檔升級;工業園區、高新區餐廚垃圾處置廠達到設計能力并穩定運行;吳江區餐廚垃圾處置廠年內建成并運行;相城區餐廚垃圾處置廠年內開工建設。常熟市、昆山市加快推進餐廚垃圾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年內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太倉市加強餐廚垃圾收運體系建設,年內達到設計能力并穩定運行。
11.推進建筑(裝修)垃圾終端處置建設。年內完成市區15萬噸/年的裝修垃圾處置終端設施建設,并籌劃二期建設;吳江區開工建設建筑(裝修)垃圾處置項目;常熟市、昆山市、太倉市加快建筑材料再生資源利用項目終端設施建設。各地要按照裝修垃圾產生量,配套相應臨時堆放及破碎場所,加快建立裝修垃圾收運隊伍,逐步完善裝修垃圾分類收運及處置體系。
12.繼續推進農貿市場有機垃圾處置工作。新建農貿市場有機垃圾就地處置設施必須列入驗收考核標準,按照《關于加快推進我市易腐垃圾強制分類的指導意見》,對現有農貿市場有機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各市、區政府(管委會)要統籌規劃布點工作,采取就地就近或協同處置等辦法,加快有機易腐垃圾終端設施建設,落實農貿市場有機垃圾處置工作的主體責任,并建立專門收運體系。
13.提升園林綠化垃圾處置能力。市級啟動新的規模型園林綠化垃圾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各市、區政府(管委會)要綜合考慮服務半徑、設施間距等因素,增設新的園林綠化垃圾破碎站點、移動破碎點和集中處置點,強化園林綠化垃圾(包括單位、小區內非市政綠化垃圾)消納及處置工作,形成設施配套、收運完備、管理有序的資源化利用和消納體系。
14.加快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建設。各市、區政府(管委會)年內至少配備1處有一定規模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點,集大件垃圾拆解、居民有害垃圾集存點、可回收物集中堆放和分揀等功能于一體,并建立回收利用體系,對大件垃圾破碎后的可再生部分進行利用。各區要以互聯網+垃圾分類平臺為載體,年內建立完善線下收運隊伍,提高平臺使用實效。
(五)深化教育培訓引導,加強行業監督考核。
15.加強教育培訓和引導工作。要加強垃圾分類工作專業培訓,建立市、區兩級垃圾分類培訓教育制度,加強對垃圾分類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志愿人員、督導人員等的專業專項培訓,提高專業素養和管理工作水平。同時,各市、區政府(管委會)年內要創建完成1處以上有規模的宣傳陣地,每月組織開展1次以上進學校、進單位或進社區的互動實踐活動。要著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走進幼兒園和中小學校,開展系列生動活潑、簡單易懂的宣傳教育和引導活動,完成生活垃圾分類教材的修編和完善,形成“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會”的良性互動局面;要指導市屬媒體做好垃圾分類新聞宣傳工作,擴大和普及社會面垃圾分類宣傳引導工作;要充分利用火車站、汽車站、公交站、公交車、地鐵、商業廣場等公共場所大面積多頻次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引導社會和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不斷提升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
16.加強監督考核工作。要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管理模式,進一步加強垃圾分類的監督考核工作。各地要細化年度工作行動方案,列出詳細的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實行項目化管理,引入第三方考核,建立更加科學、更加精準、更加嚴格的考核機制,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全面、均衡發展。市級層面每年組織兩次及以上全面考核評價,各市、區政府(管委會)要進一步加強日常監督考核工作,每季度至少組織一次綜合考評。各地要把垃圾分類工作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把垃圾分類工作成效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內容。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垃圾分類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各地、各部門要充分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垃圾分類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理解垃圾分類工作是精神文明、物質文明、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體現,是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工作環境的核心內涵,是實現高質量發展、補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短板、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措施。要將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放到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高度加以認識,以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通過創新的舉措、扎實的工作確保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全市取得實效。
(二)堅持條塊結合,強化職責分工,狠抓責任落實。各地要進一步強化垃圾分類屬地主體責任及相關部門的主導責任。市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垃圾分類的牽頭責任,建立分工合作、統籌協調的工作機制,形成條與塊、上與下的閉環責任鏈,系統化、聯動化、協作化推進各項具體工作。各地、各部門要建立垃圾分類例會和專報制度,完善考核體系,健全相關臺賬資料,將生活垃圾分類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三)踐行蘇州模式,推動工作取得實效。各地要按照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總要求,持續推進餐廚垃圾、建筑(裝修)垃圾、園林綠化垃圾、農貿市場有機垃圾、大件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的大分流體系建設,確保實現分類處置目標。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以城鄉一體化為目標,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深入開展,為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四)廣泛深入動員,夯實分類工作群眾基礎。各地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充分發揮婦聯、共青團、工商聯等群團組織的積極作用,不斷創新工作方法,通過宣傳、引導、服務等措施,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地做好群眾工作。要充分發揮黨政機關、公共機構、國有企業等的示范引領和共產黨員的表率作用,建立互動互助、互相監督、互相促進的垃圾分類聯動機制。
手機:徐經理18936085105/王經理18013113750/顧經理18112779166
電話:徐經理18936085105
傳真:0512-66583571
郵箱:hanbok@foxmail.com
地 址:蘇州市吳中區臨湖鎮許家港路298號
韓博科技專業生產廚余垃圾處理器,餐廚垃圾處理器,食物垃圾處理器,歡迎來廠參觀!同時提供有機垃圾處理設備新聞,餐廚垃圾處理設備成功案例及技術!
站長QQ:1294562135網站地圖